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天津市危險品倉庫大爆炸發生四十多小時後,官方昨晚宣布現場明火已被基本撲滅,但裝滿有毒化學品等物質的集裝箱仍不時傳出小型爆炸聲,火光閃爍,並冒出彩色煙霧。廢墟中昨天新發現五具遺體,令死亡人數上升至五十六人,另有七百二十一人因傷住院,其中三十三人重傷、二十五人危殆,失蹤人數不詳。環保部門在現場地下管道檢出氰化鈉(山埃)超標八倍,為防止現場或高達七百噸的氰化鈉造成環境災難,當局進行人工消雨,並搭建圍堰,防止有害物質外流。
本周三晚十時五十分,天津濱海新區瑞海物流公司的危險化學品堆放區發生火災,消防官兵噴水救火時,裝易燃易爆物品的集裝箱連續發生猛烈爆炸,威力相當於五十三枚戰斧式巡航導彈,爆炸面積達五千三百平方米,火災面積約二萬平方米,造成重大傷亡。
「由於防化兵在爆炸現場勘測到氰化鈉之類的劇毒物質,現場處置非常危險複雜,導致滅火及搜救進展緩慢。」現場指揮部官員張銳剛昨天說。
昨天上午,現場發生至少一次小規模爆炸,騰起大片白煙;下午五時許,現場核心區又發生兩次小爆炸,並有火光閃現,令撲救工作再次停頓。
對此,當局成立四個滅火組,分別對付四個火區域;調集大型鏟車、挖掘機,開闢出三條撲救通道,用泡沫、乾粉等撲滅明火,用乾沙掩埋危險化學品。
同時還成立十五個人員搜救組,搜救被困人員及失聯消防員。至昨晚,共救出四十四人,其中一人是失聯消防員。還找到五具遇難者遺體,令死亡人數上升至五十六人。
因爆炸倉庫傳出存放至少七百多噸劇毒化學物氰化鈉(山埃),污染問題令人關注!央視網等報道稱,環保部門在現場的兩個地下管道「檢出氰化物超過國家《污水排放標準》的八倍」;在現場發現多處疑似有毒化學品的白色晶體,一遇到水就會燃燒。
當局大為緊張,立即派人封堵現場的雨水外排口、污水排放管道,確保沒有污水外流。而存儲下來的污水,當局稱將用水泵抽進污水處理廠。
天氣預報顯示,現場昨天下午至傍晚將有陣雨,國家相關部門為此在爆炸點周圍地區進行消雨工作,減少氰化鈉接觸水及被沖走的機率,避免為現場及附近帶來更大災難。當局又調集人員在現場搭建圍堰,防止有害物質外流。
「目前事故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正常,不會對群眾身體產生影響。」在昨天的記者會上,環保專家馮銀廠說。但他也承認,現場還有很多不明朗因素,包括爆炸時有毒化學品的品種和數量都不明確,因而需要加強空氣品質等監測。